找到相关内容218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戒律的缘起与律藏的结集

    ,为长者那舍迦兰陀子制。  第二条制的是盗戒:世尊於王舍城,成佛六年,冬分第二半月,十日,食後,东向坐两人半影,为瓦师子达腻迦,因瓶沙王及粪扫衣比丘制。  第三条制的是杀戒:世尊於毗舍离城,成佛六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1659656.html
  • 初探戒律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

    个人是否犯盗戒,五磨洒价值多少本身并不重要,后人花很大的精力去考证它的价值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多少钱更足本末倒置。佛陀制此戒的依据是。犯王法。,这才是此戒的根本精神所在。了解这一精神后,判定今人是否犯戒就...

    释净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2864050.html
  • 当今弘传声闻律仪的困局

    嫌。但是有些地方在实际行持、操作时会有些难度,需要变通。如盗戒犯重再以五钱为标准已不合时宜,而转以是否触犯法律、足够定罪量刑为准,如此则较为妥当。现代社会单身男女增多,没有婚姻而同居,他们又不妨害家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0766855.html
  • 谈佛教戒律对于心理治疗的借鉴意义

    大乘十重戒,即梵网经中所说的十无尽藏戒,因此种戒的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又因别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谁要是犯了,即得波罗夷罪。十重戒是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573546.html
  • 受菩萨戒仪

      佛子。汝持如此十重戒。即具足十波罗蜜。成就佛身。具足功德。得大神通。放大光明。得一切种智。何以故。汝持不杀戒。得金刚身不可坏。寿命无量劫。不可穷尽。   持不盗戒。具足檀波罗蜜。分身满十方界。...

    慧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14680890.html
  • 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若亦按出家人的方式修行,容易贻误家事、国事,影响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是为佛法所不许。在今天,一个工作人员贻误工作而课诵、坐禅,便犯了盗戒,修定岂能成就。一个学生不顾学习去课诵、坐禅,功课学不好,便有...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33281998.html
  •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二][戒杀、盗、淫、妄]

    慈悲心,孝顺心。 既不方便救护众生,反而纵恣自己的怨恨心而快意去杀,犯波罗夷罪。 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戒,永弃佛海之外,亦云堕,即堕落三恶道,亦云断头,亦云极恶。 第二盗戒 ...

    圣一法师讲述

    |菩萨戒|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09334787844.html
  • 在家修行,不要误入误区!

    身体健康,是为佛法所不许。在今天,一个工作人员贻误工作而课诵、坐禅,便犯了盗戒,修定岂能成就。一个学生不顾学习去课诵、坐禅,功课学不好,便有负于家长、国家,也就是有负于佛法,是违背佛陀教诫之举。 若按...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510594685.html
  • 如何追求真富贵

    的财、物,就是不偷盗,不偷盗就有福德,甚至于公用的物品,也不随便取用,为什么呢?公用的物品随便使用,就犯了盗戒,就是减损自己的福德。修行学佛,不但不盗取他人的财物,而且还要布施,有钱可布施,无钱也可...

    惟觉老和尚

    |富贵|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8/2321115446.html
  • 《入行论》讲记(十九)

    上师如意宝说过:“那些新来的人说身口意全部供养,但过了一段时间,身口意全部都不见了,身体已经跑回去了。按道理来讲,这个身体不是他自己的,应该是属于我的,如果再带回去的话,会不会犯盗戒?(众笑)” ...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入行论|善说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1501526492.html